时间:2025/08/28 来源:专业视听网
关键词:
在故宫文化数字化的探索道路上,总能看到巴可的身影。早在2003年,巴可便为故宫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所提供显示系统解决方案支持。二十余年来,从数字演播厅到端门数字馆,从学术研究到公众体验,巴可显示方案的专业性、色彩还原的精准性、设备的稳定性和维护响应的及时性得到了全面验证。
2025年5月14日至2026年2月1日,在香港举办的“『纹』以载道——故宫沉浸式数字体验展”中,巴可投影机构建的七大数字化空间,将故宫古建、陶瓷、织绣中的传统纹饰之美转变为流动的光影之舞。
此次沉浸展共设有七大空间,规模宏大、展项众多,各方面因素造成方案难度成倍提升。巴可凭借全流程解决能力,从设计规划到场景构建再到运维服务,全程为项目保驾护航。
展览场地空间结构复杂,没有标准吊顶点,地面无法打孔,投影机点位设计十分困难。此外,本次项目的视频内容分辨率与投影画面变形适配复杂,容易出现失真、变形、超出画面以及拼缝画面错位等问题。
巴可工程师在项目初期就深度介入,提前建模,通过3D模拟仿真每个方案的集成方式与每台投影机的光路,绘制出精确点位图,提供给搭建方预先制作完成框架结构,入场后高效率完成安装搭建。在内容匹配方面,巴可工程师提前完成了投影Mapping坐标与内容分区设计,并与制作方密切沟通,实现内容制作与投影同步校正流程,确保投影画面很快达到准确效果。
本次沉浸展以中国传统纹样艺术为核心,对细节精度和纹理层次要求极高,同时也对投影机的色彩准确、黑位干净、亮暗层次提出了严苛要求。经过严苛筛选,巴可I600脱颖而出,被选中打造本次国内首个以超高清4K为主画面的沉浸展。
巴可工程师表示,凭借SuperShift技术,巴可I600实现120Hz高刷新率的4K影像,再加上DynaBlack对比度增强技术和优于REC.709的高色彩还原度,栩栩如生地再现《祥纹瑞影》的凤纹、《纹法自然》的瓷器纹饰、《锦绣纹章》的锦纹、《纹彩藻饰》的木雕纹,媲美文物真实的质感与色彩。
本次沉浸展的展馆空间有限,管道与结构遮挡影响光路设计,投影机需要采用水平、垂直、倾斜等各种安装方式,考验设备的灵活性、稳定性以及是否匹配合适的镜头。
巴可工程师表示,仅重23kg的I600支持任意方向安装,支持0.37与0.5超短焦镜头,并可大范围镜头位移。例如,在《纹彩藻饰》空间,I600搭配0.37超短焦镜头,采用镜头偏移和斜向投影方式,投影跃然的金色蟠龙飞天而下,成为展览名场面之一。在《锦绣纹章》空间,纱幕与地面都有绚丽影像,投影机的安装位置与角度被精心设计,观众行走在纱幕之间也不会出现影子遮挡问题。
只有视觉、触觉与听觉的全方位满足,才能创造出完整的沉浸式体验。本次项目在视觉层面面对多投影机融合的画面对齐与一致性挑战。在触觉层面则是交互触控流畅感,在听觉层面则是噪声问题需要解决。
巴可工程师表示,视觉层面,巴可I600内置Barco Pulse图像处理平台,集成曲面、融合、缩放与色彩管理;以及色彩匹配与亮度均衡调整功能,在多机融合时快速调整色差亮差,提升整体画面一致性。触觉层面,巴可I600的低延迟处理能力,与实时互动系统、服务器配合更流畅,互动感更佳。听觉层面,巴可I600与G50系列都具有低噪音表现,运行噪音小于40分贝。此外,本次展览设计了专用设备房并进行隔音处理,因此,整个空间非常安静,让观众更容易投入展览情景。
展会在5月14日开展后,每天长时间运行展出,至今所有设备已经无故障稳定运行3个多月,后续的数个月还将长时间高负荷运行。在公开环境长时间运行,投影机的光源寿命与防尘防潮面临挑战。此外,数十台投影机的运维管理也是一大难题。
巴可工程师表示,巴可I600与G50采用激光光源,寿命超过20000小时,降低维护频率和成本。还具有密闭光学系统设计,面对灰尘多、湿度高等环境更加可靠。此外,巴可提供了丰富的投影机运维管理工具,还可接入Barco Insights云平台。并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为展览顺利进行提供多重保障。
在“『纹』以载道——故宫沉浸式数字体验展”中,传统纹饰化作光影流动,让观众走近故宫的文化肌理。巴可发挥全流程解决能力与先进产品方案,让古老纹样以现代方式被重新感知与理解。从幕后到台前,巴可始终是文化表达的可靠伙伴,用影像科技让悠久艺术焕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