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范围:专业提供企业级视听信息全域互联与协作解决方案,致力于将智慧视听价值传播至公检法司、企事业单位、军事、生产、医疗、教育等各行业领域,以视频为核心建造智慧网络,用智能联结世界,将便利带进千家万户。
地 区:上海浦东新金桥路230号4栋303室
联系电话:400-675-2988
在线QQ :2465674490
创建时间:2020-03-04
视听信息管理从单品、独立系统向网络化渐进发展
早期,视听信息管理基于通用计算机和软件平台。从2008年开始,根据不同时期的主流技术发展,视听信息管理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2008年前后开始,当时所有的视听信息管理产品都处于硬件化阶段。这个阶段最显著的特点是:产品、设备以高性能、专用芯片(如DSP、FPGA)为核心。这个阶段出现了大规模矩阵、拼控和数字音频处理器等产品,同时,视听信息管理系统和产品的功能、定位比较单一。视频类产品专门针对视频处理,如大屏拼接系统解决多信号拼接和上屏显示需求,矩阵产品解决多信号切换问题,音频DSP专门完成音频信号处理、调音。
这个阶段视听信息管理表现出集中化的形态,仅适用于本地化使用,解决本地应用问题。
第二个阶段从2010年开始。自2010年起互联网及应用呈爆发式增长,视听信息管理利用计算机网络作为信号传输媒介,整个视听信息管理进入网络化时代,并一直延续至今。
这个阶段,几乎所有的厂商都进行网络化转型,并开发出大量网络化产品,视频方面包括分布式、HDBaseT和SDVoE传输等,音频方面有CobraNet、Dante等传输技术。本阶段视听信息管理大部分依托局域网进行信号传输,产品功能定位依然比较单一,视频、音频分别独立。
2016年,视听行业发现网络可以让原本独立的视听系统做更多的事情,厂商也不再满足于视频产品只解决视频问题、音频厂家只做好音频,厂商可以通过网络把音频和视频系统结合在一起。在全面IT化、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整个视听系统开始进入一个功能大融合阶段。
从2017年开始,在网络化的基础上,包括大屏、坐席、会议等等各种业务的视听系统都处于融合阶段。一套系统可以满足各种使用需求;视听解决方案也基于网络化、分布式去构建,而且产品的能力也有了大幅提升,不再只是单一的音视频处理,很多设备同时具备音视频信号处理、环境控制、外部信息采集等功能,实现了AV系统的大融合。
分布式――网络化时代的视听信息管理技术产物
分布式技术在视听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化时代诞生的,经过多年的市场考验,已被行业和用户广泛认可。
相比于第一阶段的集中式、硬件化特点,分布式全面使用网络化技术,以网络为视听信息传输媒介,极大提升了视听系统的应用价值,也被用户确实地看到、感受到其价值所在。
分布式架构与生俱来的技术优势不仅包括:去中心化、通过网络可无限扩展、单一节点故障不影响整个系统运作等等,而且分布式被用户所认同的真正原因还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分布式技术使得视听信息管理产品和系统的部署范围逐步扩大。从早期硬件化时代的小房间、单空间、独立指挥中心等本地化应用,扩展到整栋楼、整个园区甚至跨地联通。
第二,随着部署范围的扩大,用户管理能力也逐步提升。不仅仅体现在管辖区域的扩展上,还包括所管理的信息层级呈指数级提升;原来本地化系统只能管理几十路、上百路信号,分布式技术引入后可管理多达几万、十几万路信息资源;过去只能单纯管控视听信息,现在分布式可管理周边环境设备和数据信息。帮助用户实现更高效、更大范围的管理,大幅提升了用户的管理能力。
第三,全面覆盖各种业务。通过分布式系统全面的资源和信息融合能力,用户得到的不再只是看见和听到级别的信号管控,而是能够对多个业务系统进行联合调度、彼此协作,业务范围极大扩展,为用户带来更便利、更高效的工作方式。
以上几点是分布式技术为视听系统所带来的真正价值提升。
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分布式本质上还是一种本地化的技术
分布式其主要技术承载在局域网上,所以它本质上还是一种本地化技术,只是这个本地化的范围较以往有所扩大。同时,分布式技术要求良好的局域网环境,因此触达范围也还局限于局域网。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未来信息流动必然跨区域。本地化的分布式系统将无法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跨区域信息流动需求。
5G时代用户对管控能力和管控范围需求发生了质的提升
大数据时代用户对视听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正在发生改变。主要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尽管分布式已经给用户的信息管理能力带来了提升,但是,这种提升仍会持续增长。以往我们只要做好本地音视频信息管理就可满足需求,然而就目前而言,用户的管理范围将变得更宽阔,用户不仅要管理好视听信息,还要管理周边的环境设备,对应用场景进行管控,针对大部分大数据或第三方平台都面临全面对接和管理。这是未来视听信息管理发展、变化的主要趋势。
第二,人们的工作方式也在发生改变。过去,很多工作由个人独立完成,一个工位只要做好自己的事,管理好自已的视听信息即可。现在,工作模式朝着多方合作的方向发展,在多人、多坐席之间,甚至是多系统之间,包括大屏、坐席和会议室之间的联动,都通过多维度协作进行。
部门内的办公到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多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也向着协作的方向发展。我们现在正从固定办公地点逐步向移动办公转变,特别是中心办公区同户外一线人员之间存在大量实时联通需求。新冠疫情之后,大家已经逐步习惯线上会议、线上办公、线上信息共享方式,此种方式也确实更加高效。
第三,视听系统的属性也在逐步发生变化。早期的视听系统单纯处理视听信号,现在视听系统越来越多地带有IT系统的属性,更多地起到信息交互、信息传递的作用。随着对更多维度信息的融合和智能化发展,未来视听系统也将具有更多决策辅助的属性。这些发展趋势和变化其实都在对现有视听系统或者原先的分布式技术提出更为巨大的挑战。
所以,视听系统在经历了硬件化、网络化、融合化这三个发展阶段之后,分布式技术在未来必将向下一个阶段进化,并伴随着下一个数字化时代的要求而发展,并向着全域可视化的方向演进。
5G可视化要求分布式向全域可视化发展
上海寰视是一家专注于技术研发的企业,在视听信息管理领域深耕了十多年。上海寰视洞察当今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在此技术背景下,行业对视听系统建设的需求发生着改变,预见到未来在5G网络时代下,视听系统将有更大的应用场景。
上海寰视因此提出全域可视化的理念和战略,并坚信全域可视化是分布式的下一个发展阶段。上海寰视认为,全域可视化可以突破过去分布式技术的本地化限制,最大程度地发挥可视化信息的流动价值。这是上海寰视技术体系的一次革新,或将引发未来整个行业的变革。
何为全域可视化?
首先,我们需要解释清楚什么是全域可视化。全域可视化旨在建立一个通达全域的传输途径,使得信息在网络中具有充分的流动性,实现信息触达最大化。因为只有触达越广,系统才能够越大地发挥出价值。
第二,通过整合多维度的信息资源,利用全域网络打通信息孤岛,实现全域范围内的资源共享。
第三,在协作的层面,通过综合使用我们所连接的可视化资源,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充分调度和使用这些资源,进而发挥出这些信息的价值。这也是未来全域可视化跟分布式在发展上的本质区别。
全域可视化和一般分布式的区别
首先,虽然全域可视化和分布式都基于网络实现联通,但是他们最大的差异是在范围的触达上。
分布式其实仍然基于局域网技术和触达范围去建立系统,它通过局域网或者专线联通,所能触达的范围往往是一些固定的地点或设备。但是,全域可视化则可以利用各种网络条件,针对未来所需触达的任意地点的任何终端,综合利用5G技术、利用固网宽带技术,甚至利用传统局域网和专线这些混合的技术去实现全面的信息触达。
如果说分布式系统是为用户建立一个独立的视听系统,那么全域可视化能为用户提供一个通联全域的可视化网络,打通用户业务所涉及的全场景,实现全终端信息共享,让可视化的价值触达到更多的用户群体。
第二个区别,体现在全域可视化和分布式在信息的融合度上。
分布式系统对接不同资源的时候,最常用的方式还是视听信号级别的联接,后来扩展到环控设备的管控。但是,扩展后的融合级别还建立在信号融合的级别,还处于链路级、硬件级。
全域可视化模式对资源的融合不再仅仅局限于视听或者一些物理链路级设备,它还可以通过更多网络的方式去融合,它可融合更多的网络数据流、业务流或者视频流等等,上升到内容级的融合和管控。融合的方式也不再是物理链路级,而是通过网络化、标准化的接口和协议等进行软件级融合,从而实现一个更加快速、系统化的融合和调度方式。
通过这样的融合,全域可视化将会覆盖更多维度的信息接入,最终形成一个多维度的信息平台,通过对这些多维度信息的综合使用,为用户提供一个更高效、全面的一个决策支撑。
第三个差异,体现在全域可视化和分布式的业务应用层面上,分别表现在协作和应用范围上。
就协作而言,以指挥中心为例,分布式系统打通的是一个大屏、坐席、工位和会议间的协作通路,而全域可视化会在分布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中心跟现场、协同工作部门、工作单位、一线工作人员或者物联网设备的全域协作。这是全域可视化相比分布式的一个很大提升。
在应用层面,分布式系统更多强调视、听、控的一体化管控,而全域可视化囊括更多,包括对数据资源的管控、各种资源的共享以及实际业务中的智能化联动。这也是全域可视化相对于分布式具有更强的行业和业务属性。
总而言之,未来所有的视听系统都会从我们原本关注的信号接入向未来更加关注信息价值的方向发展。因为只有信息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系统的价值才会在用户面前更充分地显现出来。全域可视化会让客户的可视化价值更大地流动起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因此,5G时代下视听系统建设需要“全域可视化”新思维
在未来数字化5G时代,需求将不断变化,我们需要用更新的技术去满足新项目的需要。利用全域可视化这样的新技术时,一定会对过去我们熟悉的一些理念产生冲击,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新技术的过程中,主动转变固有思维,才能更好发挥新技术的优势。